中国式现代化与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发布者:人员机构发布时间:2023-03-31浏览次数:193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当代青年生逢其时,要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添砖筑瓦,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为鼓舞广大青年学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由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宣传部、教务处联合举办以“中国式现代化与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为主题的微征文、微电影、微思政比赛。

  一、参赛对象

  本学期选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所有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

  二、参赛主题

  参赛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与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旨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理解和掌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积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勇于实践,在参与思政课微征文、微电影、微思政比赛过程中,提升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同和践行,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三、内容要求

  (一)作品内容

  作品选材紧扣思政课教学内容、立意新颖、思想积极、内容丰富,表达形式多样。学生以小组团队合作的形式,每组5-6人,紧扣“中国式现代化与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主题,围绕现代化建设、党史教育、红色文化、美丽乡村、奋进新时代、大学生活等反映中国式现代化的题材,撰写或拍摄以“中国式现代化与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为主题的微征文、微电影、微思政比赛。

  (二)作品要求

  所有参赛学生以社会实践小组为单位,在思政课任课教师的指导下,结合主题,自拟题目,任选微征文、微电影、微思政其中之一,以征文或视频的方式提交作品。

  1.微征文

  微征文结合“中国式现代化与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为主题,就社会热点问题,结合思政课程知识点,撰写反映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气象、新变化。征文的字数为2000字左右,主题鲜明,视角新颖,文笔流畅,必须为原创作品,未曾发表过(包括自媒体、公众号等),小四号宋体,1.5倍间距。

  2.微电影

  微电影可结合思政课任一课程中的相关知识点,采用以下三种类型:一是案例展示类,如学生展示思政课某一知识点的相关案例等;二是师生互动类,如就课程内容或当前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师生互动,学生讨论、教师点评;三是自由创作类,如用表演情景剧或动漫设计等方式表达课程内容或大学生对思政课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期待。

  微电影时长5-10分钟,作品格式为MP4格式,大小不超过300M,要求作品原创、画质清晰。作品选用的音乐、图片、影视等素材时应符合国家相关版权法规,一般不选用地图类素材。影视作品或自拍素材中涉及人物访谈内容时,应标注人物介绍。

  参与者上交作品文件名为:姓名+班级+标题+联系方式。同时需附200字左右的作品说明,包括作品名称、作品简介、设计特色、作者介绍、指导教师等。

  3.微思政

  微思政围绕思政课程中的有关章节或专题进行教学设计、以“中国式现代化与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为主题、以大学生为主讲人开展课程教学,引导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深化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认识和思考,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精神风貌。

  微思政视频时长不超过12分钟,形式上以主讲人讲课实录为主,以PPT课件配合为辅。视频画面清楚,不抖动、不倾斜;格式为“.MP4”,像素不低于720*756PIX。音频要求发音清晰,内容与视频画面同步。

  参与者上交作品文件名为:姓名+班级+标题+联系方式。同时需附200字左右的课程说明,包括授课题目、课程和章节、课程设计特色、作者介绍、指导教师等。

  四、截止日期及交作品方式

  本次活动截止日期为2023年5月7日,在规定时间内,将完成的微征文、微电影、微思政作品交给任课老师。

  五、评选及奖励

  由校内外专家、思政课教师等人员组成评奖委员会,对微征文、微电影、微思政进行评选。

  活动设特等奖3名,一等奖6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20名,获奖作品作为实践教学成绩评定的重要参考,并为获奖者颁发证书。获奖征文、微电影、微思政作品将通过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网站与公众号集中展示,并可推荐参加“我心中的思政课”、“大学生上思政公开课”等全国高校大学生领航计划大赛。

  马克思主义学院 党委宣传部 教务处

  2023年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