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自强 守正创新
奋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谢华清
各位代表: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第十届教代会暨第十四届工代会第一次会议今天召开,下面我代表学校行政,向大会作工作报告,并提供书面审议稿,请各位代表审议。
报告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 上次教代会以来学校主要工作回顾
上次教代会以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落实党的新时代教育方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贯彻新发展理念,科学制定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主动构建学校新发展格局,奋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持续稳步深化改革,推进学校内涵建设,推动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校园建设,提升后勤保障能力,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开展抗击疫情人民战和阻击战,最大限度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保障师生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学校统筹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各项事业总体向好。目前,全校上下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对标对表、破解难题,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谱写学校发展新篇章。
一、广泛组织动员,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2022年4月,受周边环境影响,金海路校区受到冲击,发生疫情。学校迅速组建采样、流调、转运、消杀等工作专班,在浦东新区大力支持下,应急处置能力实现“四快”(快速发现、快速流调、快速隔离、快速转运)。学校开展“转运拔点攻坚”和“全员参与、全方位环境消杀攻坚”等行动,通过快速干预,快速处置,有效遏制了疫情蔓延。
在学校封闭管理期间,校领导24小时在校,亲自指挥,防控专班协同作战,辅导员下沉一线,后勤主力进校保障;在校师生争当志愿者,参与环境消杀工作;广大校友和合作单位克服困难,通过不同方式支持学校抗疫,各方凝聚起共同抗疫的强大合力,形成抗疫人民战争。学校因时因势,动态调整防控手势,实施人性化措施,防疫与保持学生身心健康并重。全力抓好能力建设,以校内教工志愿者为主组建核酸采样队伍。发挥学校工科专业优势,科技攻关,自主设计建立集中式冷链物品消杀站,解决高温季节冷链物品消杀难题。抓好民生保障,依托高后,建立稳定、畅通的供货渠道,保证生活物资供应充足。设立24小时热线,真诚倾听学生呼声,关注学生所思所想。在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的指导和帮助下,在浦东新区的大力支持下,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校上下万众一心,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在此,我代表学校,向识大体顾大局、高度自律、坚韧不拔的全校广大师生员工,致以最诚挚的敬意!
二、凝聚各方智慧,科学制定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
2021年,学校召开第五次党代会,在回顾过去五年发展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明确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精技术、重责任、国际化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发展定位;努力将学校建成以工科见长,多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产学研紧密结合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的奋斗目标;创新驱动、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和开放融合的发展战略。
依据党代会精神,按照“统一规划体系,形成规划合力;创新规划理念,提升规划质量;创新编制方法,强化规划支持”的工作要求,在校情分析、深入调研、顶层设计、开门问策的基础上,学校凝聚各方智慧,坚持改革创新与遵循规律,坚持办学定位与需求导向,坚持特色凝练与质量提升,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坚持人才强校,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特色发展道路,编制完成“十四五”发展规划,形成了“1+9+N”的“十四五”规划体系,进一步明确了未来五年的具体目标和建设任务,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大力发展硕士研究生教育,做精高水平高职教育,构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把学校建成综合实力居于上海同类高校前列,融入区域发展,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和制造强国战略;中长期,力争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获得突破、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完备,基本建成特色鲜明、国内领先、行业认可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
三、以高地大建设项目为牵引,扎实推进学校内涵建设
2021年4月,学校被列入地方高水平大学(培育)建设单位以来,以高地大建设项目为牵引,各项事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学校分类评价排名在“应用技术型”高校方阵中提升两位。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上海市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培育)单位,入选浦东新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021年,学校率先设立上海市职业技术教师教育学院,教育部、上海市相关领导出席在我校举行的成立大会。成立上海高校智库“上海市职业技术教师教育研究院”,形成专报,得到国家领导关注,彰显了学校服务国家战略的意志决心和扎实推进内涵建设的成效。
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不断优化专业布局,持续推进专业认证,推动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教学成果奖取得重要突破。学校专业布局优化调整坚持服务地方、对接产业、特色发展、强化优势。新申报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标准化工程、增材制造工程3个专业。停招车辆工程和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2个专业。环境工程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电子商务专业申请新文科教育认证获批受理。上次教代会以来,学校新增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新增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获批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11门,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28门,上海高职高专院校市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获批上海高职高专院校市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项。教学成果奖取得重要突破,2022年,我校共获得12项上海市优秀教育成果奖,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经济与管理学院正式成为ACBSP会员。学校教师在“第二届上海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获三个一等奖。
人才培养稳中提质。学校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思政课、专业课、社会实践等各环节,贯穿教学、管理与服务全过程。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制定《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关于进一步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方案》,推出首批2个课程思政领航学院,5个领航专业,68门领航课程。以产业链需求为导向,优化“工程导入”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提升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两年来,研究生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55篇,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被评选为“Editor's Pick”;申请发明专利93项,授权43项;先后获得“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总决赛特等奖等省部级及以上奖项100余项。学校基于产出导向教育理念,重构本专科人才培养体系,取得良好成效。两年来,本专科生获得省部级以上竞赛奖项163项,其中,特等奖5项,一等奖60项。梁俊同学在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网站设计与开发项目荣获铜牌,实现我国在该项目上奖牌零的突破;梁俊、袁明还曾分别荣获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金牌和铜牌。学生积极参与进博会等重大展会赛事志愿服务,学校荣获“上海市进博会志愿服务先进集体”。2022年共有5名同学入选上海市西部计划志愿者。我校毕业生以优良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应用能力得到了社会认可。
生源质量稳中有升。2022年,学校招生计划执行总体情况良好,在秋季招生中,学校在一本二本批次招生的省份为15个,录取人数为1132名,其中超过当地省一本控分线人数为771名,总一本率为68.11%。高考综合改革省份有12个,除上海外,其他省份本科批次的考生共计录取254名,超特招线的人数为246名,比例为96.85%。
就业工作攻坚克难。学校始终将就业工作纳入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工程的整体战略中,坚持“一把手”工程贯彻始终,就业攻坚全校“一盘棋”,校领导班子带头“访企拓岗”。2022年,学校应届毕业生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6.38%,高于上海市平均水平(93.53%)和应用技术型学校平均水平(95.19%)。在毕业去向落实率稳步提升的同时,就业质量明显提高。
五、引育用并举,进一步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
围绕学科发展方向,加快引育具有国际视野的学科领军人才、学术带头人、青年骨干,引育并举,育用结合。修订《引进与录用教师管理办法》、《教师职务和其他专业技术职务申报条件》、《聘期考核办法》、《部门考核办法》、《“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办法》等系列关键制度文件,构建“引-评-聘-考”链条机制,开展师资队伍建设,优化绩效分配与骨干教师激励计划实施方案,大力推进教师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全方位的发展,推动学校师资队伍内涵取得新的突破。
学校以人才“揽蓄计划”为抓手,充分发挥人才“蓄水池”功能。自2021年上海市“揽蓄计划”实施以来,学校目前共引进A类2人,B类1人,C类26人,博士等人才61人。学校聘请海外院士担任学院院长;聘请国内职教领域顶尖专家担任职业技术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引进两位国内知名教授分别担任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和应用艺术设计学院院长。
学校专门出台“优秀青年教师攀登计划”管理办法,搭建学术研究平台,鼓励45岁以下优秀青年成为学科或方向带头人。目前已有2批共17名教师入选该计划,在青年教师中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先后有1名青年教师获宝钢教育奖,6名教师获育才奖,入选曙光人才计划1人,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启明星计划1人,扬帆专项2人。
六、进一步推进学科建设发展,不断提高科研水平
学校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优先发展高水平带领性学科,示范引领其他学科协同发展并产生耦合效应,不断促进新兴、交叉、潜力学科间相互融合,催生新的学科增长点。学校依托高地大项目,围绕传统优势学科“机械工程”及新兴强势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分别建设“智能制造”、“节能与新能源材料”两个特色学科方向,将其打造成上海市Ⅱ类高原学科;聚焦人工智能重点细分领域,培育建设“人工智能新兴交叉学科”;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培育建设“能源与环保新兴交叉学科”。学科发展的耦合效应,推动了学科与学位点联动机制的形成。2021年,学校新增“资源与环境”、“材料与化工”、“艺术”、“国际商务”、“翻译”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2022年,新增“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依托校级学科建设,培育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统计”等硕士点。学校基本形成了本科生学院硕士点全覆盖。
上次教代会以来,学校积极推进基地平台建设,获批“上海先进热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逆向物流与供应链协同创新中心(培育)”、“上海市职业技术教师教育研究院”、“上海市标准化创新中心(物流)”等省部级科研平台。
学校推出科研激励政策,激发教师科研内生动力。上次教代会以来,纵向项目立项近120项,合同/到账金额近2000万元;横向项目立项450余项,合同金额8000余万元,立项数和到账经费逐年攀升。发表论文742篇,SCI一区27篇,二区34篇,C刊22篇,标志性论文成果数逐年提升。申请知识产权336项,其中发明专利16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65项,知识产权申请和授权数量稳中有升。学校牵头或参与获批立项国家标准6项,行业标准1项,团体标准2项,有效提升学校在相关领域的技术话语权和影响力。学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共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奖4项(其中,自然科学奖2项,技术发明奖1项,科技进步奖1项),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1项,浦东新区科学技术奖4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行业协会奖30余项。
七、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意识不断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能力进一步提高
2021年,学校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主动承担国家任务。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大力支持下,率先成立上海市职业技术教师教育学院,举全校之力做好职教师资培养培训高地建设各项工作。以此为新起点,成功获批上海高校智库“上海市职业技术教师教育研究院”、“教育部财政部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家级培训示范项目”,发起成立“长三角职业技术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创新联盟”,成功获批上海市“职业技术教师教育虚拟教研室”,成功当选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教师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单位。首批55名电子信息职教师资方向研究生已完成招生录取,于2022年9月入学。
2021年,上海市总工会与我校合作共建成立上海劳模学院,为全国首家省级劳模学院。一年多来,学院积极开展劳模精神育人,助力学校思政课改革、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服务品牌建设,推进校企联合育人,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举办5个高质量劳模班:上海市总工会劳模实验班(专升本理工)、上海市总工会劳模实验班(专升本经管)、上海市总工会劳模实验班(高起专)、上海电气集团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劳模工匠研修班、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机械工程专业专升本劳模班,服务80余家企业骨干150余人,含劳模97人,其中全国劳模41人。申报并获批由中国科协、教育部等7部委联合颁发的全国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是上海市入选的十家单位之一,也是入选的四所上海高校之一。同时,被上海市科创委命名为首批上海市学生(青少年)科创教育基地,积极打造高校学子面对面接受劳模教育的新型育人课堂,助力学校思政课改革、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
学校坚持以学科平台为引擎,服务于国家、区域重大战略需求和社会发展。立足自身优势,依托智能制造工程、节能与新能源材料、逆向物流等特色应用型学科方向,以产业链需求为导向,推进适应区域发展需求的省部级基地平台建设。“上海先进热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致力解决芯片散热、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建筑节能等产业的卡脖子难题;“上海市逆向物流与供应链协同创新中心”聚焦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和电子商务逆向物流领域的协同创新与产业发展;“上海市标准化创新中心”推动解决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领域绿色物流的标准化现实问题;上海高校智库“上海市职业技术教师教育研究院”致力于服务国家和上海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上海市及长三角优质教育资源,在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版图中打造面向未来、贴近产业、海派风格的职业教育政策研究成果策源地,为建设“世界一流职业教育体系”提供一流双师型师资培养的新模式、新途径、新思路。
扎根产业应用一线,赋能成果转化落地和企业转型发展。作为应用技术型高校,学校始终坚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浙江省武义县共建的“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与江苏省启东市共建的“启东研究院”成功落地并正式运行。学校聚焦浦东环境污染问题,积极推动企业绿色发展。面向长三角地区,主动上门“揭榜攻关”,赢得500万榜金,为企业成功实现“机器换人”,降低千万生产成本,受到企业高度赞誉。2021年,学校大学科技园正式获批成为国家大学科技园。2022年,在浙江建德、丽水、武义等地科技成果拍卖会,累计成交科技成果13项,成交金额超1500万元,涉及智能制造、材料等多个学科。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能力进一步提高。
八、坚持校企紧密结合,持续推动产教融合
学校主动与头部企业合作,持续推动产教融合。学校积极访企拓岗,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重点用人单位共建就业基地。学校与华虹集团下属集成电路制造企业上海华力联合申报“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基地(孵化)”获市教委立项。2021年,“上海华力”共招录我校80余名毕业生,打破了华力在一所高校招录人数的历史记录;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安博大成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一览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3个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获教育部立项。近年来,学校与华虹集团联合成立“上海先进热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申报上海市工程中心;与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合办复合材料成型专业;与江南造船厂合作,建立达索软件实验室,三维CAD模块进课程,在此基础上,与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三维数字化技术认证培训管理办公室成立数字化创新设计人才产教融合培养试点示范基地;与上海电气集团联合举办《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劳模班等;与中国银行合作建设“中银慧谷”产教融合基地;与上海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约,在环境工程等相关领域联合开展高技术人才培养;与联想集团签约,聚焦信息产业,联合培养人才和科研合作。成立浦东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围绕浦东三大硬核产业——智能造、未来车、数据港的需要,与浦东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按产业要求修订人才培养计划,构建高等教育与产业集群联动发展机制,形成产业需求导向、跨界交叉培养、支撑引领行业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2022年,浦东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理事会成立,中科新松有限公司、上海发那科机器人公司、上海合见工业软件公司等成为首届理事单位。
2022年9月,学校举办了搬迁浦东二十周年系列活动,聚焦产教融合和人才培养,深入开展校地合作,表达了学校进一步扎根浦东办学,融入浦东发展,服务浦东地方经济社会的强烈意愿,受到媒体广泛关注和社会各界的持续好评。
九、聚焦人才培养,稳步推进国际交流合作
中美合作办学项目签署第三期合作协议。“机械电子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3个专业中德合作办学项目推进稳步实施。线上成功举办第二十二届海峡两岸应用型高等教育学术研讨会与全球合作伙伴周。新建全英专业3个,全英课程48门。新开拓学生国(境)外项目9项,实施学生国(境)外项目19项。实施博士联合培养项目1项。开展中意合作办学(机械工程)和布基纳法索境外办学点等涉外办学项目。新缔结协议51个。
十、持续深化改革,不断优化内部治理体系
2021年,学校贯彻落实中央《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市委实施方案有关要求,对标“十项负面清单”,全面梳理校内规章制度,完成清理规范工作。制定《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教育评价改革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工作,突出师德师风第一标准,突出教育教学第一导向,强化一线学生工作,改进教师科研评价,推进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完善教师职称评聘条件,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改革用人评价,先后出台、修订完善《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高级职称教师承担本(专)上课工作任务办法》、《创新型人才技术能力与学术水平评审办法》、《学科及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等十余项制度,推动破除“五唯”顽瘴痼疾取得实质性进展,以教育评价改革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上次教代会以来,学校持续进行机构设立、改革与优化调整工作。以二级学院建制设立实体学院职业技术教师教育学院和上海劳模学院。根据上一轮巡视整改要求以及相近学科专业发展内在需求,基于“学术共同体”理念,实施工学部体制机制改革,并对有关学科专业进行调整优化。设立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能源与材料学院4个学院,旨在营造学院发展的良好生态,推动学院做实、做精、做强、做特。在工学部小切口改革取得成功的基础上,按照“优化生态、学科聚合、凝练特色、提升效益”原则,适时启动文理学部体制机制改革,设立外语与文化传播学院和数理与统计学院,同时开展高职学院布局结构优化调整。为统筹全校创新教育与学科竞赛资源,建设学校创新教育基地,学校成立工程训练与创新教育中心。为顺应后勤社会化趋势,理顺校内后勤部门关系,整合后勤管理资源,合并原后勤保障处和后勤服务中心,成立新后勤服务中心。机构改革与调整,优化了学校治理体系,理顺了多方关系,有效激发了二级教学单位的积极性,学校发展呈现新气象。
积极推进学校章程修订工作,依法治校水平不断提高,获“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称号。学校规范和深化信息公开工作,不断提高信息公开工作实效,提升公共服务水平,2020-2021年度被评为上海高校信息公开优秀单位。学校蝉联上海市“文明校园”称号。
十一、持续提升基础保障能力,营造更好外部环境
科学合理安排资金,统筹调控各类经费,确保疫情防控经费需求,建立疫情防控资金使用管理决策程序和工作机制。积极筹措办学经费,二期半、三期建设项目开办费获上级支持超过1.6亿元;房屋设施大修获上级支持经费超过8000万元。
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扩大审计覆盖面,加大审计结果运用力度,做好校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相关工作,促进学校制度建设和治理体系建设。
用好扩大国有资产处置自主审批权限政策,简化学校资产处置流程,规范开展资产处置工作。自上次教代会以来,完成12批次资产自主处置,账面资产4000余万元。
安全、高质推进学校“十三五”基建项目建设,规范、有序推进房屋、设施维修工程。金海路校区二期半、三期建设工程克服疫情因素干扰,加快建设速度,进入收尾阶段。完成金海路校区电力设施大修项目;启动学生宿舍维修一期项目建设准备工作;闸北校区大修项目获立项实施,预计年内开工。
新建外事信息管理系统、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智慧档案管理系统,提升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在数据治理方面,推动全校各类业务系统数据接入公共数据平台,进一步扩大数据共享的应用场景。
进一步推进后勤社会改革,积极优化物业、安保社会化方案;完成德立学生公寓新一轮租赁谈判。积极推进绿色校园创建工作,参加“上海市绿色学校”测评,取得佳绩。
根据学科专业需求精准采购纸质图书,新增SCI/SSCI/AHCI文摘库和重点学科需要的期刊全文数据库,有效支持学科专业建设和学位点建设。组织开展读书周和服务月活动,提升服务质量,助力校园文化建设。
搭建、完善校友会服务平台,加快校友信息库建设;健全校友会组织架构,指导和推动院级分会工作;积极推动海外分会以及地方分会建设,2022年成立欧洲、澳洲、留学生三个海外分会,成立安徽分会,筹备浙江、北京分会。
十二、坚持保障改善民生,让广大师生更有获得感
学校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想方设法解决师生急难愁盼问题,努力让广大师生更有幸福感、获得感和满足感。
学校坚持事业发展和教职工福利同步增长。克服困难,逐年提高广大教职工收入水平。同时,学校为保障教师身体健康,每年开展补充医疗保障计划和体检工作,为减轻教职员工购房压力,设立补充住房公积金单位和个人账户。2021年以来,学校补充医疗保障计划总投入累计支付84.54万元,教职工体检累计支付243.48万元,补充住房公积金累计安排2327.16万元。2021年,学校有177位教职员工参加学校组织的暑假疗休养活动。
着力解决青年教师住房问题,消除工作后顾之忧。学校与曹路镇政府、建设银行合作,积极探索构建人才公寓新生态模式,争取到华彩新苑教师公寓项目。从2021年4月学校首批20多名教师乔迁新居至今已有57人入住。同时,学校还通过耀华滨江公寓、市筹公租房为教师提供租赁服务,每年发放租金补贴,让广大教师在享受政策红利的同时感受到学校关怀。截止目前,学校已基本形成自有房、租赁房、公租房、第三方租售服务相结合的教师公寓租住系统,充分满足教师长期居住的多样化需求。
强化后勤保障服务意识。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克服困难,确保在校师生三餐丰富、物资不缺、服务不少,通过各类渠道,为封控在家的教职员工提供保供服务。提升学校食堂服务品质,严把饭菜质量关;增加中低价位菜品供应,保证菜品的数量和质量,满足师生多样化需求。完成东一、东二食堂改造,为师生员工提供舒适明亮的就餐环境。改善师生学习和生活条件,提高空调配置率,实现教学楼空调全覆盖。升级换代原有新能源车充电桩,满足教职工新能源车充电需求。
各位代表,学校取得的成绩是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我代表学校向每一位教职员工的辛勤耕耘和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
第二部分 当前面临的形势以及明年的主要工作任务
一、当前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
刚刚过去的10月,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这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大会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要求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当前,国家正大力实施“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上海着力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浦东正全力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国家全面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实施“高水平本科教育”,推出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和“双万计划”等发展举措,上海实施高峰高原学科建设、高水平地方大学建设,为我们办学提供了新机遇。我们要主动适应新形势,全面领悟新要求,积极把握新机会,坚决走出去,在搏击浪潮中不断成长。
搬迁浦东二十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将服务区域发展和国家战略作为学校发展的首要责任与使命,将产教融合和特色创新作为学校发展的根基与命脉,将共融共建和共创共享作为学校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总结经验、梳理成绩的同时,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主要有:办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传统优势学科弱化;高水平人才队伍厚度仍显不足;人才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二、2023年学校主要工作任务
(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
贯彻落实二十大报告精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三圈三全十育人”体系为抓手,着力深化思政课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努力使立德树人工作再上新台阶。
贯彻落实中央《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市委实施方案有关要求,按照《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教育评价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继续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工作,进一步推动破除“五唯”顽瘴痼疾工作,以教育评价改革助推学校内涵建设。
深入推进“十四五”规划各项工作,以高地大建设项目为牵引,提升学校整体办学质量。坚持以一流为目标,以高质量、特色化发展为根本遵循,聚焦重点领域、找准学科对标、凝练学科方向,形成学科建设体系的互相支撑和逻辑自洽;结合典型工业行业的应用研究,聚焦学科带头人方向形成学科特色和亮点。围绕学科建设布局,提前谋划创新团队建设。以学科建设为引领,加强团队建设;优化制度设计、用好行政资源、科学有效评价,以高层次人才揽蓄计划和优秀青年教师攀登计划为抓手,造就一支干事创业、富有活力、双师双能、成长性好的师资队伍。依托浦东区位优势,丰富产教融合办学特色。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将校企资源有效转化为学校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办学过程中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力,夯实学校在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方阵地位。
(二)聚焦优势特色,进一步提升学科和学位点建设水平
坚持学科引领学校发展,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带领性学科建设,示范引领其他学科协同发展并产生耦合效应,不断促进新兴、交叉、潜力学科间相互融合,催生新的学科增长点。
持续推进学科分层分类发展。根据已有学科建设基础水平和能力贡献,聚焦学校优势特色领域,以智能制造、节能与新能源材料、电子废弃物资源化、逆向物流与供应链等特色学科方向为引领,支撑高峰高原学科建设;在以标杆学科为引领,完善学科协同发展机制的同时,以学科融合为举措,积极培育人工智能、“双碳”、创意设计等新兴学科、交叉学科、潜力学科快速发展。持续推进现有省部级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积极争取增设各类省部级学科创新平台;抓紧推动人工智能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工作。
围绕新一轮学位点授权申报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对照新版目录,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能源动力”、“应用统计”、“工程管理”、“机械”等硕士点申报工作。对标对表,提前准备“电子信息”学位点评估;对已列入上海市“学位点培优培育专项”建设名单的五个专业硕士点着力开展培优建设,对“资源与环境”、“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博士点,加大建设力度。
(三)强化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教学科研能力
聚焦学科发展方向,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依托省部级科研与智库平台、协同创新中心、高峰高原学科以及博士/硕士学位点建设,主动作为,加大青年博士培养以及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以揽蓄计划为抓手,开展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并完善教师培育制度体系,以攀登计划为基础,建构青年教师培养体系;以创新团队为班底,促进学科专业团队发展;以“双师双能型”教师为目标,落实教师专业发展工程。探索“适岗适任”新型用人机制,实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优化高级岗位结构,提升教师队伍质量。继续深化教师评价领域“破五唯”,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岗位特点,建立分类评价制度。
(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继续加强金专金课建设,谋划培育具有创新性、示范性、引领性高等教育成果,围绕提升培养质量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把牢出口关,完善质量监控机制。充分利用区域产业优势,融入浦东发展,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扎实推进新工科建设。继续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新文科建设为契机,打破学科专业建设壁垒,推动文科间、文理工间交叉融合,积极推进新文科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加强研究生教育。进一步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加强研究生课程教材建设,规范核心课程设置,注重前沿引领和方法传授,完善研究生课程支持体系;深化研究生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践基地建设工作。提升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能力,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
(五)注重提质增效,进一步提升教育对外开放水平
拓展与优化学生海外项目,大力发展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提升师资队伍建设国际化水平以及国际联合科研能力,提高海外学习工作经历教师专任教师占比。继续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提升中外合作办学质量。推进中德、中意等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的突破。扩建外事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提高外事管理信息化和服务水平。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通过深化国际中文教育内涵、建设汉语水平考试(HSK)考点、拓展国际职业教育和文化交流项目、培育国际学生英语授课示范性课程、启动预科教育等途径,打造具有应用技术型高校特色的“留学中国”品牌。
(六)加强基础保障,进一步提升师生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强化资金筹措能力,多渠道争取经费支持事业发展;用好扩大经费使用自主权政策,科学合理安排资金,提高使用效率。继续前移审计关口,扩大审计覆盖面,突出审计重点,拓宽政策措施跟踪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等领域。继续用好扩大国有资产处置自主审批权限的政策,加大资产处置力度。
全面完成金海路二期半项目和三期项目,及时做好开办配套工作,按时交付使用;高效、优质完成河南宿舍一期大修项目和闸北校区大修项目;力争按计划实施16-17号楼修缮项目;力争金海路四期项目。规范做好新一轮物业、安保社会化工作,加强衔接管理。加大监管力度,确保食堂“保质稳价”。继续推进绿色校园建设。进一步做好校园安全稳定工作。
根据学科专业需求购买相关电子资源数据库,支持学科专业建设和学位点建设。利用校友会服务平台,扩展校友与母校交流,增强凝聚力。用好教育发展基金会,扩大资助领域,积极募集资金,为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助力。
(七)继续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进一步加强校园重点场所、重点人员、重大活动、重要节点等环节管理,完善应急预案,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进一步抓好能力建设,落实民生保障措施,继续毫不动摇坚持校园“动态清零”方针,发生一例,迅速处置一例,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根据疫情变化形势和上级要求及时调整疫情防控措施,保障全体师生员工身心健康。
各位代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知责于心、担责于肩、履责于行,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奋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