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克难乘势而上
奋力谱写学校发展新篇章
谢华清
各位代表: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第十届教代会暨第十四届工代会第二次会议今天召开,下面我代表学校行政,向本次教代会作学校行政工作报告,并提供书面审议稿,请各位代表审议。
第一部分 上次教代会以来学校主要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关于高等教育改革重要论述和对上海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年来,学校坚持“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决策部署,推进落实教育部和上海市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两个先行先试”要求,攻坚克难,乘势而上,奋力谱写学校发展新篇章。
一、学科专业布局持续优化
(一)面向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化学科专业布局
围绕服务国家和上海未来产业、新赛道产业、先导产业和重点产业发展,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大力发展高端智能制造、绿色低碳、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重点发展领域方向,推动以工科见长、多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引领性学科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工程科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迈入国际高水平行列。
(二)创新学科组织模式,扎实推进省部级平台建设
围绕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以建设培育省部级学科平台为抓手,瞄准特定领域方向,一体化推进“平台-基地-项目-人才”布局建设。新增上海市热物性大数据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上海市绿色低碳服务机构、上海市企事业专利工作示范单位、上海市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改革试点单位、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科创教育基地、上海市级设计创新中心六个省部级科研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平台。
(三)学位点培育成效初显,研究生培养模式不断创新
一是继续加大对“资源与环境”“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博士点(培育)建设力度。二是围绕产业发展亟须,新申报“能源动力”“机械”“工程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国际中文教育”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三是深化产业链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拓展校所、校企深度融合,开展成建制研究生联合培养。新签订学校与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上海电动工具研究所有限公司及上海材料所新一轮联合培养协议,推进校所、校企深度融合,“住企”协同培养模式改革,探索研究生教育体制机制创新。
(四)动态调整高地大建设项目,内涵建设水平取得历史性突破
一是完成高水平地方高校二期建设动态调整工作。强化顶层设计,组织完成学校《高地大二期建设整体优化调整方案》和《高水平优势学科(领域)中期评估优化调整方案》。二是学校内涵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上海高校分类评价排名跃居第五,取得历史性突破,跨入第一阵营。
二、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一)对接区域产业需求,专业布局不断优化
一是围绕培养上海“2+(3+6)+(4+5)”现代化产业体系所需人才,新增、升级改造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本科专业,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获批增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和“标准化工程”两个本科专业。二是开展专业建设与发展专题会,委托上海市教育评估院完成学校13个专业评估工作,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优化专业布局、提升专业质量。三是扎实推进专业认证,提升专业建设质量。机械工程和环保设备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申请受理,电子商务专业通过长三角新文科教育专业认证,英语专业新文科专业认证申请获批受理。
(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
一是以新工科、新文科建设为牵引,聚焦课程教材建设,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新增3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上海市职业教育一流核心课程,20门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历年最多),两门课程入选上海市“上海高校示范性本科课堂”,3本教材入选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二是聚焦新时代高等教育教学研究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引导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两项,实现新突破;获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获2023年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改项目5项。
(三)聚焦产教深度融合,构建校政企育人共同体
一是主动融入上海“五个中心”和浦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引领区建设。聚焦国家航运中心,推动筹备船海装备工程学院建设;围绕浦东硬核产业与浦东金桥管委会共同推进浦东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建设。二是构建校政企育人共同体。与临港管委会开展战略合作,加入临港新片区产教融合联盟;与包括江南造船、上海材料研究所、上海电动工具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浦东教育局、高行镇政府及毕节职业技术学院等10余家企事业单位、院校和地方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开展专业共建、联合培养、科学研究、人才交流与就业创业等合作。三是校企联合培养订单班成效显著。与上海飞机制造公司联合培养举办航空复合材料成型加工本科专业,连续招生五届,2023年录用15名;与宝钢签订“宝钢班”培养协议,2023年录用106名。
(四)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一是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课程体系。紧密围绕培育学生劳动认知(Cognition)、帮助学生掌握劳动本领(Capacity)、促进学生形成劳动意识(Consciousness)开展“3C”劳动育人模式。二是依托学科专业建设,搭建起“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双创教育”三协同的育人平台。三是鼓励师生参与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引导师生深入开展专业学习、科学研究,丰富学生第二课堂,切实做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全面提高师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参加省部级及以上各类学科技能竞赛120余项,共获得奖项60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项200余项;在“第三届上海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学校再次获优秀组织奖。1名教师荣获“2023上海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1名学生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五)力促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就业质量逐年提升
学校始终把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一把手”工程贯彻始终,就业攻坚全校“一盘棋”。校领导带头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与华虹、中船、商飞、大电气、上汽、宝钢等头部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2023届毕业生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98.21%,连续3年高于上海市平均水平和应用技术型高校平均水平,毕业生服务浦东“六大硬核产业”比重达47.72%。中国薪酬网数据显示,近年来我校毕业生平均薪酬水平始终保持在全国高校Top100之列,2023年排名第40位,位列市属高校前三。2023年,荣获“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
三、人才强校战略成效逐步凸显
(一)强化高层次人才“引培用留”
一是以人才“揽蓄计划”为牵引,引进高质量人才。对标上海“五个中心”建设重点领域、先导性产业、新赛道产业,瞄准工程博士学位点申报和硕士学位点建设要求,围绕智能制造、节能与新能源材料、人工智能等学科专业群对高层次人才引进给予政策倾斜。二是定期举办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2023年,共引进人才50人,依托揽蓄计划引进33人,其中A类1人、B类5人,C类27人,较上一年度增加35%。三是打造应用型高校特点的人才队伍。今年学校聘请3名院士担任特聘教授、23名企业科研院所专家担任研究生双导师。四是强化青年骨干教师引培育用。继续推进“优秀青年教师攀登计划”,推动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扶强扶优,强化成果导向,一批年轻教师成长为学科骨干,获批人才项目数增加近45%。
(二)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
一是实行新聘教师首聘期考核,激励作为、约束躺平,提升教师创新活力和竞争实力;二是修订职称申报评审细则,引导教职工开展教学科研工作,调整高级职称竞争岗申报比例,新聘正高级职称5人,副高级职称人员13人,对拟引进的优秀人才开通职称评聘快速通道,新聘副高级职称4人;三是用人机制取得新突破。实施首批劳动合同制人员招聘,解决服务型人才引进的瓶颈问题。
四、社会服务能级不断提升
(一)强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社会服务能级不断提升
一是强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一系列专利、技术转移、标准制定与决策咨询成果均快速增长。与“十三五”末相较,2023年技术转移到账经费增长650%,技术转移项数增长500%。二是坚持立足浦东、面向上海、辐射长三角,锚定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构建了知识服务团队-技术转移工作站-技术开发研究院三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新开拓4个技术转移工作站,入选上海市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改革试点单位,获批上海市2023年度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建设项目,2023年上海市专利工作示范事业单位。三是持续推进标准研制,提升行业影响力。新发布国标4项、团标3项,立项国标1项。四是联合举办区域研讨会,提升学校社会影响力。举办的“长三角产学研用一体化高质量协同发展研讨会”得到中国新闻网、上海科技报等近十家主流媒体报道,学校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五是以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为牵引,服务学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孵化科技企业方面充分发挥效应,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成功举办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首届“七立方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引进上海职业教育数字技术产业学院。
(二)加强有组织科研,科研成果显著提升
依托学科平台建设,开展有组织科研,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基础与应用相结合,科研成果显著提升。纵向项目获批国家级6项、省部级48项;纵向项目合同经费1377余万,较上一年度增长25%。首获上海哲社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
五、对外开放提质增效
(一)积极推进中外合作办学,提升对外开放办学能级
一是稳步推进中外合作办学。中意合作办学项目申报工作有序开展,布基纳法索“鲁班工坊”(培育)的筹建工作顺利推进,“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纳兹博尼大学职业教育学院”在我校揭牌。二是提升对外开放办学能级水平。新缔结合作协议23项,与37个国家和地区的170所高校和机构保持稳定合作关系,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方式成功举办全球合作伙伴周活动。
(二)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内涵建设,提高国际化人才培养水平
一是强化中外合作专业课程建设。新建1个全英专业;新建23门全英课程,其中上海高校国际学生英语授课示范性课程(培育)5门;二是提升高水平国际化人才培养层级。新开拓学生国(境)外项目20余项,其中硕士联合培养项目9项,博士联合培养项目4项。三是开拓国际合作科研项目。获批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教育项目两项,教育部“春晖计划”国际合作科研项目3项,欧盟伊拉斯谟+师生交流项目1项。
六、师生获得感持续增强
(一)提升基础保障能级,助力学校事业发展
一是重大工程维修项目顺利完工并交付使用。长期以来,学校办学空间紧张,经过数年努力,金海路校区拓展工程和三期建设工程于2023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增加17.1万平方米校舍,大大改善了学校的教学条件和学生住宿条件;完成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智算平台实验室布局调整工程;完成金海路校区拓展工程和三期建设工程项目与闸北校区等维修项目基础网络配套;完成部分多媒体教室和标准化考场改造;金海路四期项目稳步推进。二是逐步建立生态文明教育工作长效机制,推进后勤智慧化建设,获批2023年“绿色校园称号”。三是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持续提升实验室安全保障力度与建设投入,推进实验室安全智慧化和信息化管理。建成实验室安全综合管理平台;连续两年获批市教委实验室安全示范攻坚奖补项目;获第二届上海市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典型案例优秀组织奖和优秀案例二等奖。四是深入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完善后勤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资源配置方式。完成5个新食堂投入运营,引进麦当劳等多个优质品牌,36家特色餐饮。
(二)坚持事业发展和教职工福利同步增长
一是逐年提高广大教职工收入及福利水平,增强教师获得感。在上一年年底上海市未增加事业单位绩效的情况下,2023年人均收入同比增加5092元;在职职工福利费总投入695万元。二是保障教师身体健康,开展补充医疗保障和体检工作,2023年,学校补充医疗保障总投入23.7万元,教职工体检总投入127万元。三是继续实施补充住房公积金政策。2023年,补充住房公积金总投入1382万元。四是多措并举助青年教师安居乐业,完成教师公寓整体搬迁,提升青年教师居住舒适度。
(三)“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多渠道筹措经费
一是积极推进横向项目,进校经费获得较大提升。横向项目到账经费5315余万,较上一年度增长26%,较“十三五”末增长142%;二是建成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制定《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管理办法》并试点运行,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三是完成学术交流中心运行机制改革;四是制定《上海二工大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停车收费实施细则》,启动进校社会车辆收费;五是扎实推进校友会地方分会组织建设,建成一体化校友服务系统,基金会首次获“2023年度第一批3A级社会组织”评定。
(四)加强文化建设,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一是精心打造校园文化精品,编排校园大师剧《上海传奇:包起帆》并在校内首演。二是校园网主页正式上新,校园网站群系统同步进行了升级改版,满足广大师生需求,凸显学校特色。三是举办各类文化展,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发挥校史文化育人功能,举办“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 书写中国式现代化二工大新篇章——庆祝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建校63周年办学成就展”;策划组织“师德师心”剪纸艺术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艺术;开展廉洁文化主题作品征集活动并举办首届“金海清风”杯廉洁文化优秀作品展。
七、学校治理体系日益完善
(一)结合学校事业发展实际,动态调整“十四五”规划
结合学校事业发展实际,调整“十四五”规划办学规模,至2025年,全日制在校生16500人,其中:本科生13000人,专科生1000人,硕士研究生2500人。
(二)继续优化调整布局结构,持续完善学校治理体系
一是继续推进布局结构优化调整,进一步激发办学活力。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与学校治理体系优化逻辑,完成“应用艺术设计学院”与“艺术教育中心”布局结构优化调整与高职学院布局优化。机构改革与调整工作的稳步推进,理顺了关系,激发了活力。二是成立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国有资产,实现学校国有资产管理的统一领导。三是独立设置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修订完成学校章程,稳步推进依法治校工作
修订完成《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章程》,结合学校章程修订工作,新发布校内规章制度38个,修订66个,废止69个,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加强法律风险防控、师生法治教育、权益保护、法治队伍建设,稳步推进依法治校工作。获评2022-2023年度上海高校信息公开评议工作“优秀单位”。
(四)扩大审计覆盖面,突出审计重点,完善内控制度
深化中层领导干部履职经济责任审计,加大审计结果运用力度。做好校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现场接待工作。修订学校《审计制度汇编》手册,完成编制我校《内部控制手册》,从制度上强化经济活动内部流程控制,完善监督措施。全年完成各类审计项目43项。细化各类防治管控,优化校园安全管理,加强安全教育,提升安全防范意识。
各位代表,学校取得的成绩是全体教职员工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勠力奋斗、砥砺前行的成果。我谨代表学校向每一位教职员工的辛勤耕耘和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
第二部分 当前形势以及下一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
一、当前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2023年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对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带来严峻挑战、提出重大需求。我们需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把握改革先机、抢抓发展先导,打造竞争新优势,强化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中的牵引效应,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衔接融合,充分发挥应用技术型大学在重大应用基础研究和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引领带头作用。
在总结经验、梳理成绩、分析形势的同时,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主要有: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建设还需强化顶层设计,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仍不能有效支撑学校高质量快速发展,产学研合作与产教融合机制还需进一步捋顺、深化和落实,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一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又是迎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评估年。学校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做好迎评促建工作,对接《上海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十大专项计划实施方案(2023-2026年)》,深入推进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八大专项计划二十二项改革任务,全面提高应用创新型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社会服务能级,为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二、下一阶段学校主要工作任务
一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打造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的课程群,持续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金课”、专论课程及个论课程建设。开展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教学比武、教师培训。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并将其全面融入教育教学过程。分类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设立校级课程思政领航课程,培育打造一批市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示范团队;持续完善课程思政建设体系,深入挖掘各类课程教学中蕴含的德育教育资源并融入课程教学大纲,规范选用教材、优化教学方法、改革学业考核方式。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水平。落实《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宣传。完善学生心理危机风险发现预警、干预处置机制。
二是持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构建适应未来、对接需求、一流水平、动态调整的学科专业群发展格局。大力发展高端智能制造、绿色低碳、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重点发展领域工科学科专业群,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促进传统学科专业改造升级。优化布局和调整本科专业点(方向),开设面向未来产业、先导产业的专项班、微专业、微课程,体现“理工”底色。优化调增理工类本科招生规模,不低于64%。优化调增理工类硕士招生规模。利用同城协同机制,拓展与兄弟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开展博士点培育建设。进一步拓展协同育人机制,打造与行业企业龙头深度融合的研究生培养基地;推进“导师组”制度,构建多主体参与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把握研究生培养关键环节,优化课程体系,聚焦重点领域推进卓越工程师自主培养。加强已有硕士点建设;高质量完成电子信息首届研究生毕业工作,对标学位点评估各项指标,做好迎评准备。
三是不断提高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提高自主培养质量。探索建立人才供需对接匹配机制,提高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健全课程教材定期更新机制,聚焦社会变化和产业变革,将实践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鼓励理工类专业引进国际经典原版理科教材和融入前沿技术的工科教材。加强金专、金课、金教材建设,进一步谋划培育具有创新性、示范性、引领性高等教育成果。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完善科教产教协同育人机制。开展急需领域人才专项培养。推进集成电路微专业改革试点;以集成电路研究生专项班为抓手,推进“住企联合培养”工作;策划设立集成电路研究院(准学院);联合江南造船、沪东中华和外高桥造船等行业头部造船企业,聚焦“绿色船舶、智能船舶”,建设船舶与海洋装备工程学院。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持续深化学风建设,开展学生学术论坛、学业规划大赛、优秀学生典型宣传教育等活动;以“挑战杯”等省部级及以上赛事为抓手,围绕学科专业分层分类突破;扎实推进“厚技杯”项目孵化营建设;以“知行杯”等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积极探索社会实践育人新模式;持续开展“进博会”“彩虹志愿者”“造血干细胞志愿者”等重大项目;丰富“金海系列活动”内容和载体,完善第二课堂育人体系;规范学生社团管理,加强专业化日常指导,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提升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能力,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将就业工作纳入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工程的整体战略中,坚持“一把手”工程贯彻始终,就业攻坚全校“一盘棋”,坚持校领导班子带头“访企拓岗”。力争应届毕业生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不低于上一年度同期水平。
四是全力推进高水平学科建设。积极对接高地大项目转段升级,凝练优势特色学科。做强做特高端智能制造、绿色低碳等学科领域。在高端智能制造、集成电路、能源动力、船海工程等重点产业领域发展新赛道,塑造学科发展新优势;凝练学科特色、锻造关键核心能力、形成竞争新优势,重点建设学科(方向)形成1-2项有显示度的成果;增强引领性学科综合竞争力,工程学学科ESI全球排名位次提升10%,争取材料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创新学科组织模式。一体推进“平台-基地-项目-人才”布局建设,校内外多主体协同创新,形成有效团队合力。新增1-2个省部级平台,争取实现1-2个省部级平台评估获评优秀。建设学科交叉协同攻关平台,依托学校技术转移工作站和产业技术研究院,孵化交叉创新成果;推动多元化技术协同开发,形成融合典型案例。
五是扎实推动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瞄准博士学位点培育和硕士学位点建设要求,围绕高端智能制造、绿色低碳、人工智能等学科群,坚持全球视野,多渠道引进高质量人才;加强精准引才,进一步完善柔性和联合引才;整合校内外资源,与相关国家级或省部级的重点实验室实施战略合作,开展重要科研人员和团队的双聘合作。创新教师团队培育。对标东方英才团队项目、黄大年式团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等布局创新团队,以学科发展和博士点培育及硕士学位点建设为牵引,以重大应用基础研究和产学研深度融合为抓手,打造优质创新科研和教学团队;通过“带头人+创新团队”模式形成创新教师团队雁阵格局,实现有影响力的国家级/重要省部级人才/项目/荣誉的突破。打造高水平“双师型”队伍。聚焦国家战略需要、服务长三角地区重点领域,深入开展校企合作项目,聘请产业教授、产业导师和产业讲师三级产业师资协同校内教师开展应用创新型人才与“工程导入”的研究生培养运行机制;以学校获评上海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试点单位为契机,以技术转移工作站、产业研究院等为抓手,搭建教师实践能力提升平台,多渠道、多途径培养高水平“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
六是加强科技攻关提升创新能力。提升应用基础和技术转移创新能力。开展技术创新和工程应用研究,产出系列标志性成果。依托省部级平台,与行业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组建联合研发团队协同攻关,承接企业重大技术难题和关键共性技术,力争千万级重大项目的落地,提升成果转化成效和源头技术供给。优化协同创新中心布局。建强建特“上海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市逆向物流与供应链协同创新中心”;推行“企业出题、校企同答、企业阅卷”的产学研深度协同模式,与创新能级高的行业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布局培育1-2个协同创新中心,争取纳入下一批市级建设序列。强化新型智库建设。建强建特“上海市职业技术教师教育研究院”智库,开展特色领域智库研究,筹建公开出版的职教类学术期刊、补齐上海在职教类专门学术期刊方面的短板,产出具有社会影响力和学术话语权的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举办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全国性会议论坛。
七是整体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质量。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创新改革试点单位建设。激发科技成果转化活力,优化转化机制,畅通转化路径,建设管理体系、制度体系与服务体系。聚焦科技成果赋权改革任务,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新型体系;探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机制、新模式,“政产学研用”五联动;深度挖掘专利技术市场新价值,加快构筑专利数据信息新平台;调整人才评价(纳入职称评审),增强供给侧原动力。加强与市场化知识产权、法务、技术转移、投融资机构对接,促进技术转移转化。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协同发展。围绕长三角区域重点产业,进一步优化技术转移工作站建设,拓展新的校地共建科技成果转移合作基地2-3个。基于技术转移工作站的工作实效升级产业技术研究院1个。深化建设上海市专利工作示范单位,形成典型案例。国家大学科技园提质增效。建设环二工大创新创业集聚区和金海路双创走廊,争取成立一家注册地在浦东新区的大学科技园运营公司,承担校内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优质项目导入、创新创业孵化、双创培训等功能。联合政府和企业举办有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大赛等。积极争取引入创投基金,支持我校师生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活动。在金海路校区周边加速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特色园区”全周期创新创业孵化模式。
八是全面提升教育对外开放水平。教育对外开放提质增效。提高中外合作办学质量,围绕工科等优势学科专业群,推进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与国(境)外合作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生,提升教师指导博士研究生能力和水平。围绕优势学科专业群及有国际合作基础的学科专业群开展教师国际联合科研。启动2025年“亚洲热物性国际会议”主办筹备工作,承办“亚洲职业教育学会年会”“发展中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发展管理机制及成果推广国际培训班”等高层次涉外会议,争取联合举办“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学术论坛”“全球气候与文明大会”等,提升重点学科在国际学术领域的知名度,扩大学校国际影响力。
九是扎实做好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扎实有效做好迎评促建各项工作。将审核评估各项工作与日常工作相结合;重视“评价—反馈—改进—提升”质量闭环管理和质量文化建设;促进教师自觉实践教育教学改革,提升育人本领;引导学生更加关注学习成效,增强学习动力。
十是全面提升治理和保障水平。推进依法治校工作。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法治干部专业能力建设;强化学校章程实施;做好学校理事会换届工作。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推进审计全覆盖,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基建维修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审计,重点推进二期半、三期基建项目和河南宿舍,16、17号楼维修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审计;加强审计整改工作,将整改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强化审计结果运用,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安全防控体系。稳妥完成数据中心整体迁建工作;加强网络安全监测与服务保障;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重点实施资环学院化学类实验室建设;完善宿舍消防硬件设施,重点实施河东生活区消防设施更新;开展安全宣传活动,积极防范校园电信网络诈骗;推进反恐防范工作;继续加强校内非机动车管理。推进教育对口支援与合作交流。做好新一轮对口支援喀什大学工作,指导帮助喀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建设;依托学校学科专业科研优势,服务教育对口地区及属地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加强开源节流。多渠道争取经费支持事业发展;用好扩大经费使用自主权政策,科学合理安排资金,提高使用效率。用好扩大国有资产处置自主审批权限的政策,加大资产处置力度。着力推进能源管理,提升校内资源(设备、场地等)使用效益。发挥教育发展基金会作用,积极募集资金,扩大资助领域。加快校园建设。积极推进金海路校区四期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尽快立项;实施小高层学生宿舍维修;做好河南学生宿舍(一)大修工程相关配套工作,年内投入使用。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各位代表,今年学校的各项任务依然艰巨而繁重,我们要心怀“国之大者”,主动担当作为,以深化新一轮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为契机,以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主动适应新形势,全面领悟新要求,积极把握新机会,以上海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十大专项计划为抓手,锚定赛道,久久为功,奋力一跳,团结引领广大教职员工,以昂扬的奋斗姿态在新征程上挺膺担当、实干笃行,主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谱写新篇章。
谢谢大家!